首頁 > 商品目錄 > 解決方案 > 機械自動化 > Vision 解決方案 > Marvis - IM-30/IM-100 / Sparrow - IMS-130 > 視覺詞彙 > N ~ Z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 NTSC
NTSC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 Committee), 為美國國家電視視訊標準委員會的簡稱, 該單位制定了俗稱美規電視視訊標準。目前除了美國包括加拿大, 墨西哥, 日本及台灣 (全世界共 31 國使用) 都是使用 NTSC 標準。美規系統採用 60 Hz 的更新頻率, 每張畫面分奇偶圖場 (Odd and Even Field) 交錯式掃描 (Interlaced-scan) 組合而成, 一張畫面通常有 525 條水平線, 但實際在螢幕上 yd 看到的大約只有 487 條, 每秒鐘約可以更新 29.97 張畫面, 常見規格寫法都是寫 NTSC 標準影像解析度大約是 640 (H) x 480 (V) 畫素, 每秒 30 張更新畫面。
 
 
 
O
- Optical Magnification
所謂的放大倍率 (Magnification) 指的是處理放大某件事物的外觀而非放大實體尺寸, 放大倍率同時也是一種數值用來形容物體被放大多少。就某些領域來說, 對應到一個縮小外觀尺寸時倍率的數值可能會小於 1, 因此也被稱為縮放倍率 (Minification)。所謂的光學放大倍率 (Optical Magnification) 指的是介於影像尺寸與實體尺寸之間的比例。放大倍率的比例是以 X 作為代表符號, 10X 就代表放大十倍的物件外觀影像。
 
 
TOP | HOME
P
- PAL
PAL (Phase Alternating Line) 代表相位准線是 1960 年代由歐系國家制定出來的俗稱歐規電視視訊標準, 目前歐洲 (除了東歐及法國採用 SECAM 規格以外), 澳洲及中國大陸地區皆採用 PAL 標準 (全世界共 45 國使用), 歐規系統採用 50 Hz 的更新頻率, 同樣是每張畫面分奇偶圖場 (Odd and Even Field) 交錯式掃描 (Interlaced-scan) 組合而成, 一張畫面通常有 625 條水平線, 實際在螢幕上可以看到 580 條, 常見規格寫法都是寫 PAL 標準影像解析度大約是 768 (H) x 576 (V) 畫素, 每秒鐘可以更新 25 張畫面。
 
 
- Pincushion Distortion
所謂的針狀變形 (Pincushion Distortion) 是因為光學鏡頭的鏡片拋光角度的誤差所造成的光學變形。針狀變形跟使用倍率鏡頭有關聯常發生在變焦鏡頭或者使用加倍鏡頭時, 尤其是接近鏡片的外緣影像通常可以看到影像無法呈現完美的直線而出現近類似向中間擠壓的狀況。
 
 
 
- Pixel Clock
所謂的畫素時鐘 (Pixel clock) 指的是用來劃分進來的影像水平線裡的各別畫素, 又被稱之為點時鐘 (Dot clock)。Pixel clock 必需要十分穩定 (帶有非常微量的 Jitter) 才能對應到進來的影像或畫面而不需要正確的儲存, Pixel Clock 的頻率越高就會有越多的畫素出現在螢幕上 (畫素解析度)。
 
TOP | HOME
- Pixel Size
大部份的 CCD 或 CMOS 影像都是由畫素所構成的。所謂的畫素 (Pixel) 指的是感光元件的陣列裡的其中一個單位, 而依據製造廠商及規格的不同, 典型的畫素尺寸 (Pixel Size) 的大小有 8 ~ 20 微米左右, 由於感光元件尺寸的關係, 畫素的結構尺寸同時也會影響解析度, 通常解析度越高畫素就越小。
 
 
 
- Progressive-scan
此種影像輸出模式是基於漸進式/非交錯式 CCD 感光元件的工作特性, 其原理是將感光影像之水平掃描線資料依序送出,影像訊號則是連續資料一次輸出並非像交錯式的分 2 個圖場送出。此種模式常應用於 DVD 錄影或高解析度影像輸出同時也十分適合用於高速影像之應用。
 
 
TOP | HOME
R
- RGB vs. CMYK
所謂的 RGB 即是電視系統的彩色三原色 – 紅 (Red), 綠 (Green), 藍 (Blue), 它同時也是光線的三原色. 至於 CMYK 則是代表彩色印刷的青 (Cyan)、洋紅 (Magenta)、黃 (Yellow)、黑 (Black) 四色油墨。不論是顯示或印刷都是利用其原色去調配出想要的色彩。
 
 
 
- ROI
所謂的 ROI (Region of Interest) 指的就是使用者可以用矩形定義某些區域要求感光元件只針對該區域去曝光處理影像。就影像處理的領域而言, ROI 也代表特別指定的區域, 用於檢查或量測應用可以節省系統影像處理時間, 有時也稱 AOI (Area of Interest)。
 
 
TOP | HOME
S
- Saturation
Saturation 指的是色彩的飽和度, 色彩飽和度並不是指顏色的亮度而是指顏色濃淡, 飽和度差時通常顏色濃度不夠色彩顯得較暗淡, 而純彩的顏色則較濃且明亮。
 
 
- SECAM
SECAM (Sequential Couleur a Memoire; French for Sequential Color with Memory) 由蘇聯所主導的視訊標準, 目前除了蘇聯還包括法國及東歐國家 (全世界共 29 國使用) 皆採行 SECAM 電視視訊標準, 其解析度及更新頻率規格與 PAL 類似, 差別只在於 SECAM 的色差訊號處理發送方式與 PAL 不同。
 
 
- Sensor Size
所謂的感光元件尺寸 (Sensor Size) 指的是 CCD/CMOS 感光元件上面可感應光線傳輸轉換成電子訊號的區域尺寸。典型尺寸由 1/4” ~ 1” 都有一般以量測對角線尺寸為依據。
 
TOP | HOME
- Smear
CCD 取像所發生的 Smear 現象坊間書籍中文解釋為漏光, 在 CCD 數位相機是指白色被照體上下出現縱形白色拖曳,造成 CCD 數位相機發生 Smear 現象,主要原因是強烈光線射入 CCD 時,光線滲入 CCD 的垂直轉送部,引發多餘電荷進而造成如圖所示之 Smear 現象。
 
 
- S/N Ratio
信噪比又稱為訊噪比,英文叫 Signal to Noise Ratio,是信號中有用成分與雜音成分的強弱對比,用分貝 (dB, Decibel) 表示。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訊越少,也表示訊號品質越好。
 
 
- Sobel Transform
每個畫素在一個轉換的影像中都有其強度用來表現其在影像當中的所在位置。所謂的 Sobel 轉換是一種用來偵測邊緣的技術, 利用灰階值的傾斜性去分辨水平, 垂直以及對角性。
 
TOP | HOME
- Spectral response
光線的強度一般可以波長表示單位為 nm (nanometer), 一般對於感光的程度及範圍即稱之為光譜反應. 一般人眼可以接受的光線波長由 400 nm ~ 700 nm 因此被稱之為可見光範圍, 當波長強度到 400 nm 時即已達到所謂的紫外線光, 波長在 800 nm ~ 900 nm 區間稱之為近紅外線, 到 1000 nm 時稱之為紅外線。CCD Sensor 的製程可以感應 400 nm ~ 1000 nm 區間的光線波長, CMOS Sensor 在可見光範圍的光譜反應不如 CCD Sensor 來得好, 但是在紅外線區間的光譜反應則比 CCD Sensor 要來得高。
 
 
- Structured Light
所謂的結構性光源是使用圖形式的燈源去幫助判定一個 3 維立體物件的外形, 該圖形也許是靜態或隨時間改變。常用的有扇形雷射光束, 掃描式雷射光束以及投影式結構性光源。
 
 
- Sub Pixel Resolution
所謂的次畫素解析度可以使量測結果比單畫素解析度更為精準, 一般採用統計模式及灰階值 2 種方式,結合在一起使用時最佳量測解析度可達 1/50 畫素。舉例來說: 量測一個圓形的光碟片外形去計算統計它的二維重心, 可以利用影像二值化之後取得的所有量測點的平均浮點去計算所謂的次畫素的中心。
 
TOP | HOME
- S-Video
所謂的 S-Video 是指一種影像插座的硬體標準。所謂的分離影像訊號是指將影像的彩色及亮度資料分開傳送一般也稱之為 Y/C 訊號, 但由於透過 S-Video 的影像插座的關係因此 S-Video 也常跟 Y/C 訊號劃上等號。
 
 
 
T
- TDI Line-scan Camera
TDI 是 Timing Delay Integration 的縮寫, 顧名思義它的 CCD 結構上較為特殊, 並非是單排的光電二極體而是 96 排的光電二極體下去一起感光作用, 也就是同樣的一次曝光時間下, 它會累積 96 排光電二極體的光量去轉換成電荷訊號之後再傳輸出去, 由於累積的亮度較一般 Line-scan camera 來得高, 故較適合應用在光線較暗無法提供充足亮度的系統上。但是這種 TDI 的型式十分注重取像頻率及運動速度的一致性, 要是運動速度不穩的狀況下取像出來會有模糊的情形。
 
 
- Tele-centric Lens
所謂的同軸鏡頭 (Tele-centric Lens) 係將多重鏡片的入光角度同軸導入給 CCD Sensor, 結合攝影機及光學鏡頭的同軸中心特性, 可以確保可視範圍內的物件影像, 不論實際物件是否有高低差距或歪斜, 皆不會影響校調的精確度, 攝影機透過同軸鏡頭可以得到一致平面的畫面。
 
TOP | HOME
- TVL
所謂的電視線 TVL (Television Lines) 指的是一種用來量測解析度的單位, 主要是參考當最大圓的直徑在螢幕或其它參考區域中介於白色空間所交錯的黑點, 可以出現十分顯著的直線其長度均等的最大數字。最典型的是採用 ”EIA Resolution Chart 1956” 這個測試圖案去量測攝影機的解析度。
 
 
 
W
- White Balance
白平衡就是告訴相機什麼是白色。我們人眼由於有自動調整機能,加上學習及成長過程中,對於「白色」的定義 有清楚認知,所以我們人眼可以正確分辨出來; 不過相機不行, 假如用鹵素燈源去照一面白牆則相機會呈現偏黃色的牆。由於數位相機內部有一套用來計算顏色的方程式,計算的基準點就是白色。所以如果我們告訴相機什麼是白色,那麼它就可以很聰明地計算所拍到的場景裏,綠色會有多綠,紅色會有多紅。
 
 
 
TOP | HOME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